“‘十四五’期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面临四个重要变化:一是由轻度老龄化转为中度老龄化;二是进入“人口零增长”时期;三是从快速老龄化转为急速老龄化;四是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
提到“老龄化”三个字,侧重点不一:专家探讨财政支出、适老政策;业内研读政策文本、机遇风口;普通人热议延迟退休、养老焦虑。不久前,为勾画养老事业发展路径,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明确养老事业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现阶段,面对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国家将采取哪些战略举措和实施路径?地方、企业和个人又该如何制订自己的行动指南和工作方案?
3月4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学院金融大讲堂系列直播课中,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李佳就《规划》内容进行了解读。在李佳看来,《规划》向社会传达的信息其实就是四个字:安心老去。
做好老年人能力评估,分类提供养老保障
“老年人的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李佳认为,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里对老年人需求结构的根本性认识。
聚焦到《规划》的整体内容,李佳用“七大扩展、十个重点”加以概括。
首先,在政策目标上,“养老”概念的覆盖人群实现了从老年人,到老龄群体,再到全龄群体的扩展。换言之,养老不再是60岁以上人群的课题,中青年人也应该为养老做准备。
其次,从政策定位和职责部门来看,养老完成了从“单一强调老龄事业”向“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扩展,其重任也被分摊至发改委、科技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等不同主体。
此外,李佳还指出,从政策方向维度来看,从最初的“养老产业”,到之后的“老龄产业”,再到最近的“银发经济”,不同的提法也体现出国家层面对老龄化的认知深化。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也完成了从兜底到普惠,从侧重机构到三位一体的扩展。
围绕养老工作的十大重点,李佳则提出了十大关键词,其中,“老年人能力评估是重点工作”。
李佳认为,老年人能力状况不能仅按比例来进行,而是应该本着“为政策提供依据”的目标,进行更细化深入的能力评估。此外,在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还要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障,完善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各式服务。另外,国家正在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保障体系,保险公司需要推出更合适的险种。
“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李佳提到,国家已在重点加强科技支撑,比如《规划》里提到的专项评比、鼓励活动。老龄化目前出现城乡倒置的现象,农村青年劳动力逐渐流入城市,使得农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发展城市养老的同时也应注重补齐农村养老短板。
对于《规划》中提到的老龄教育,李佳强调,老年人在健康时期更好的参与社会,需要政府或行业开发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老年大学,不断发展完善帮助老年人康养、文旅、康体的服务和产品。
实现“安心老去”,政府、企业应如何做?
李佳分析,地方政府应该做的是思考如何助力普通居民实现“安心老去”。为此,李佳建议,可以结合当地特点,理清思路、科学施策,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开展银发经济,但要有真实的人口数据做支撑,比如老龄化人口、具体分类、特点等。
此外,地方政府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创新环境,通过实现负面清单制,给企业提供产品环境,鼓励企业创新,探索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找到能催生“化学反应”的“关键企业”,比如新材料研发、人工智能等能推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类公司。
“企业需要围绕如何实现‘安心老去’做文章。”李佳认为,企业首先要与老龄群体、老龄事业建立更多的联系,拓展已有产品和服务,并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服务。其次,企业内部也要做好调整,根据劳动力市场逐渐老龄化的外部环境做相应的调整。
而针对个人,李佳则认为,个体应该延长社会参与时间,多进行社会参与。以“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例,通俗来说,该服务圈就是社区养老,依托社区现有的保障平台和养老点来提供更好的服务,方便居民就近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