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烟台市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在6日举行的“营商环境创新行动”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详细向公众介绍了该项目有关具体情况。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约为10%。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银发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9月4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重点之一是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2025年年底前,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达到15万户。
买了台智能屏,却发现不识字的奶奶不会操作,怎么办?前不久,珠海科技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邓炜鸿为奶奶量身打造了一台带按键的智能屏,收获网友关注和点赞。前后花费了3—4个月的课余时间,学习了包括手机系统驱动开发、外观结构设计、前后端开发等在内的多种技术,克服了许多困难,邓炜鸿认为,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学习的意义”。
记者近日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首届家庭健康与社区健康高质量论坛”获悉,目前京津冀三地社区康养驿站有30多家,仅占全国社区康养驿站总数(300多家)的十分之一,远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三地如何协同创新,促进养老一体化,为老年人打造开心乐园?记者采访三位专家学者。
近日,国务院进行第九次专题学习,提出要“因地制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照护服务供给,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互助养老”。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现实需要。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据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较去年增加1.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
近年来,各类服务于老年群体的社区食堂纷纷兴起,成为养老事业的重要“解法”。据统计,2023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但与此同时,部分食堂停止了经营。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曾对40家老年餐桌机构开展典型调研,结果显示,有55%的食堂经营机构表示,餐费价格很难与成本同步,亏损缺口有加大趋势。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调查显示,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表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期盼,更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上海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正全力打造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数智化养老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长者的晚年生活从“养老”迈入“享老”的新阶段。
8月21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在西安市召开的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目前,陕西已建成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340个,打造居家社区养老示范县区11个,6个市获得民政部、财政部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支持,日间照料中心覆盖93.8%的城镇社区,82%的行政村建有农村互助幸福院,陕西省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广覆盖。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今年以来,安徽省财政厅多措并举,统筹下达省以上养老服务相关补助资金3.7亿元,其中省财政安排3.1亿元。明确将省和市县福彩公益金的55%以上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并向农村地区倾斜,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