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人口加剧,养老金融更愈发显得重要。在中央提出要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要求下,应当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保险业如何为养老金融服务?应当如何应对银发经济的挑战?
5月27日,“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会议暨202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养老金融成为热议话题。在“构建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环节,与会专家就金融如何赋能养老体系进行研讨。
养老产品三大痛点问题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金融业要抓住养老金融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养老财富的积累和储备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从保险的视角来看,养老金融的发展是当前保险业重要的任务”,周延礼指出保险业在养老金融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即养老保险不仅在宏观经济和养老金融层面能够助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而且还通过发展多样化的保险产品,积累资金投资。
养老保险的资金应该作为耐心资本,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性和发展活力。“保险具有长期性和规模性,可以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通过投资股票、证券和其他一些金融产品,支持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周延礼说。
会上,周延礼介绍了当前养老产品存在的痛点问题:其一,养老保险产品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在养老保险产品中,不同公司的很多产品不仅名称上相似、相近,保障内容和思路上也基本一致,缺乏明显的有区别、有特色、有针对性、精准的养老保险设计,多数养老保险产品还是按照传统商业保险产品来设计,在这方面要加快改进。
其二,个人养老账户缴存额相对较低。周延礼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整体发展不及预期效果。作为保险机构、金融机构来说,要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到目前为止,大约有5000多万开户的人群,只有三成左右完成了账户缴费。现在统计下来,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他建议要加快做好精准服务,提高水平。
其三,养老保险市场的认知度不高。目前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识普遍不足,缺乏对养老金融产品的了解和信任。
“下一步要做好养老金融的发展,提高认识,完善第三支柱,我们要把发展养老金融作为重要抓手。”周延礼表示,一要推动养老保险产品创新与服务的多样化;二要提升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水平,研究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提高投资能力;三要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提高制度的影响力。
银发经济的新挑战
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指出,未来几十年,我国将经历“赶欧超美”的老龄化进程。银发时代对我国经济提出了全新挑战。资金端,目前我国养老金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积累性养老金发展不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已经停留在保基本的水平上,居民需要丰富养老储备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养老生活;服务端,目前养老服务体系高度依赖公共部门福利性养老设施服务,供给不充分且难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产业端,由于养老产业具有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养老产业的融资与投资对接难度较大,优质养老产业供给不足。
面对老龄化挑战,银发经济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董克用表示,核心是要发展养老金融。而发展养老金融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钱在哪里?”
董克用指出,根据我国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养老金融发展应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方面。
养老金金融就是指第一支柱,国家制度化的养老金制度。现在第一支柱养老金已经回归到现收现付,董克用强调还需继续完善全国统筹。
此外,董克用建议应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他指出,企业年金已经发展20年,但还有90%以上的企业职工没有第二支柱养老金。员工退休后主要依靠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显然不足,未来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提高普及性”。
董克用还建议应发展个人养老金。“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愿望建立企业年金,也没有一个国家企业年金覆盖率达到100%,因此要有第三支柱”。董克用表示,中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已经试行一年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铺开,期待全面铺开,以及政策的完善,让大家有更多的渠道做养老金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