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便利化的为老服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市民养老生活的品质。在浦东,各街镇结合辖区老龄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平台信息系统搭建,到老年友好社区建设,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一起来看泥城镇、上钢新村街道、万祥镇的探索→
泥城镇
泥城镇通过搭建信息系统,持续以“业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化”为发展路线,为长者打造一个真正“助老”“为老”“适老”的幸福养老生活圈。
泥城镇现有户籍老年人口约2.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2%,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2143人,90周岁以上老人634人,纯老家庭12863户。多年来,根据市、区养老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辖区实际,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4+2”的养老设施格局,即4所养老院、2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以及数个为老服务设施。
泥城镇老龄干部潘鑫介绍,为切实提高管理能级和服务效能的初心,深入分析民政“十助”和医保长护险两类服务监管上的难点痛点,泥城镇委托第三方创新研发了一套兼顾两类服务的居家养老运营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3+X”整体架构,PC端管理后台、移动端监管功能APP和数据大屏“3端互联”,根据业务服务监管需要叠加智能硬件进行功能拓展的“X”,通过多端融合共生、协同管理,实现管理过程可视化、管理成效数字化、管理效能最大化。
同时,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增能“5+1”监管机制,创新建立“驾照式”信用积分,解决因巡视力量有限导致的监管盲区问题。运用“GPS定位打卡+信标数据实时反馈+运动轨迹追踪”三管齐下的技防手段,做到事中有监管、事后可溯源,提升服务全程管理的精准度与及时性。
在现有居家系统基础上,持续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智慧助餐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预计“十四五”期内将建成集机构、社区、居家、助餐、培训五大子系统的养老服务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驱动业务协同发展,实现资源高效集成、有序供给,让每位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上钢新村街道
老年人居家养老每天吃什么?怎么吃?上钢新村街道多年来从“关注民利、惠及民生”出发,让老人不出家门就能尽享“爱的味道”,让老年幸福生活“更有味”。
截至2022年底,上钢社区现有户籍人口87692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2750人,占户籍总人口的48.75%,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1431人,占老年人口的3.35%;独居老人2911人,占老年人口的6.8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41人。
多年来,根据市、区养老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辖区实际,上钢新村街道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养老设施格局,即3所养老院、1所长者照护之家、3个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个助餐点,以及1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致力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心、舒心、暖心的和谐家园。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老龄化趋势日益突显,养老服务逐步向多样化、多层次、社会化发展,为老服务正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上钢新村街道社区养老工作人员奚莉萍介绍,上钢新村街道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人口比例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为有效应对社区广大老年居民的“就餐难”问题,上钢新村街道从“关注民利、惠及民生”出发,采取“中央厨房+助餐服务点+配送入家”模式,形成“政府搭平台、居民得实惠、食堂出效益”的三方“互惠共赢”局面,基本满足了社区老年居民的就餐需求。
上钢新村街道老年人助餐服务中心自2008年12月成立,目前辖区内老年餐日均订餐300份左右,使部分老人不出家门就能尽享“爱的味道”,让老年幸福生活“更有味”,让党和政府的温暖进驻千家万户。
万祥镇
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到日常出行,从健康服务到营养用餐,通过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万祥镇各社区正在全面打造成幸福感满满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万祥镇下辖7个村、6个居委,现有户籍老年人口9416余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3%,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1531人,90周岁以上老人333人,纯老家庭5543户。
万祥镇副镇长陈平介绍,作为全市第二批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单位,万祥镇目前相关工作已经推进到第三年,初步完成了认知障碍支持中心以及4个认知障碍友好睦邻点选址以及部分活动开展,按市民政要求完成项目产出以外,也开发了部分针对农村老人的工具包。初步确立并搭建了认知障碍友好乡村模式二级服务支持网络以及部分工具包的开发,培养了一支本土的认知障碍友好志愿者团队。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万祥镇拥有1家长者食堂,和7家村居助餐点。2022年对长者食堂进行了修缮,环境提升后,更好地为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政府制定了餐费补贴政策,根据年龄段不同,对老年人用餐进行补贴。还为60周岁以上腿脚不便困难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对照护评估等级达到3级以上或9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送餐上门。让更多的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好”,不断提升老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