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27-6788
  • shayyl@qq.com

2023养老护老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2023养老护老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 06/08
  • 央广网

内容提要:2023养老护老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国际养老院协会主办,来自北京、上海、河北、陕西、江苏、辽宁、浙江、河南、香港等地的养老领域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济济一堂,就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经验交流。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 6月3日,2023养老护老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国际养老院协会主办,来自北京、上海、河北、陕西、江苏、辽宁、浙江、河南、香港等地的养老领域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济济一堂,就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经验交流。

“双60”时代的中国养老体系

“60年代出生,现在进入到60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用“双60”总结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面对的服务主体。而这一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围绕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二是要让基本养老服务聚集在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三是建立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整合目前的多头评估,实现精准识别;四是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尽可能优化充实清单服务。

在养老服务实践层面,杜鹏提出,在养老服务新时代,政府出台的养老产业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对于养老产业的指导更加精细化、体系化、规范化,国家在宏观产业规划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在细分产业政策方面也出台了诸如健康、老年用品、宜居环境等领域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

他强调要重视智慧化治理的应用,要将养老服务融入到整个社区治理之中。在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情形下,逐步扩大参保对象,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和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有效衔接社会资源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织牢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网。

同时,要准确把握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现状和变化,以变迁的眼光准确匹配对应的服务供给。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对比数据表明,2020年的“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状况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49%和0.61%,老年人自评健康比例明显提高,有89.25%的老人处于健康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差,生活不能自理比例在80岁以后明显提高。

社区居家养老的三重机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陆杰华从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和机会分享了相关专业判断。

优势层面,一是观念优势,社区居家养老是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加以完善和补充的养老形态,既符合传统观念又注入专业力量;二是经济优势,社区居家养老的经济负担由家庭成员及政府、社区街道及社会机构等共同承担;三是情感优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在提供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为老年人建立生活的情感共同体。

陆杰华提出,在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中,发展社区居家养老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政策机会,相关政策方向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环境机会,《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明要大力支持发展智慧、健康等相关的老年产业。三是经验机会,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供借鉴的国内外经验,比如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融合养老、南京鼓楼区“心贴心”老年服务、大连沙河口区“居家养老院”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发展经验为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参考样本;国外如美国医疗照顾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日本推进家庭照护、医疗、保健和福利一体化的做法也为我们提供了相关借鉴方向。

陆杰华强调,构建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养老服务重心下移的内在要求,也符合了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既回应了政策安排,也可以积极应对现实问题,充分发掘和整合社区资源,节约经济成本,促进多元主体间的有效衔接合作,激发社区的内在活力、提升供给有效性,同时也利于重构敬老孝亲的共同体意识。

农村养老备受关注

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之下,普惠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区域间老年抚养比差异显著,农村及人口流出地养老负担沉重作为新时代中国人口特征之一更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思考。

“农村养老较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宗合分析,一是城镇化进程和人口的流动发展使得留守老人、空巢家庭增多,而目前农村无论是乡村照料服务设施,还是养老机构和床位,都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二是农村老人保障水平较低,那些价位并不算高的养老机构,老人们仍然感觉太贵。三是家庭结构孤立化,农村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类型由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养老问题面临供养水平不足、生活上日常照料欠缺、精神上慰藉匮乏等突出问题,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四是社会的流动性带来的乡土文化的转变,村庄孝道文化、熟人社会的舆论压力、村庄集体福利对于农村养老的支撑作用淡化。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低的特征,社会化养老的推广存在支付能力和成本核算的困境,并且很难引入市场机构到农村提供服务;而在日常生活中,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就是“不好不坏”的情况,对养老照护并没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

同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出来的养老机构规制和标准统领农村养老的思维惯性难以打破,行政治理仍以高标准要求农村低水平发展的安全设置,以安全和社会治理风险为借口会压制农村养老发展的过渡性创新,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对农村养老服务基本供给进行“补差”,提升农村老人养老服务质量,设计相关过渡性养老服务发展的路径和衔接机制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进程。

积极探索精细化、品牌化之路

在随后的会议环节,来自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的调研员张凡就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照顾服务模式探索进行了分享,北京市石景山区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王艳蕊分享了自身机构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的运营和实践经验,南京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主任韩品嵋分享了南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体会,西安三桥养老公寓曹鹏院长细数自身机构的品牌化建设之路,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昂坪则从“曜阳养老”品牌的建设过程总结了从养老事业到养老产业的探索。

中国国际养老院院长协会会长刘蕴华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养老服务实务工作者将朝着更加务实、贴心、精细、专业的方向发展,养老服务主体也朝着品牌化、连锁化、联合化的方向积极提供服务供给支撑。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养老服务业蓝图,正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中细细描绘。



养老护老       交流会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幸福老年养老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果您想找寻适合自己的养老院?想了解更多养老院的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