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自己家里,定期有照护管理师上门提供服务——自从签约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王奶奶的子女们有如吃了一粒定心丸。照护管理师还能根据老人的各项健康数据给出专业的护理指导,相当于将养老机构的床位“搬”进了家门。今年,北京将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更多的重度失能、重度残疾老人享受到专业照护服务的同时,“照护管理师”作为一项新的职业也悄然产生。
定期上门,专业照护送到老人床边
上午9时,照护管理师小雪按时来到王奶奶家上门服务。小雪名叫蒋冬雪,已经为王奶奶上门服务了一年多。坐在轮椅上的王奶奶看到是小雪来了,神情顿时舒展。“你看,她记得你呢!”老人的子女笑着对小雪说。
王奶奶家住木樨地,今年86岁,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被评估为重度失能。由于年事已高,老人的认知方面也出现了问题,三个子女轮流照顾,仍然觉得吃力。老人的女儿还专门买来了养老护理的书籍,自学照护知识。可到了实践的时候,依然是手忙脚乱。2021年10月,子女们为老人签约了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照护管理师定期上门,将专业的照护服务送到老人床边,老人的护理状况才有了好转。
说话间,小雪打开医疗箱,为老人测了血压、血糖。“您看看,这三个数字是什么?”“60,120 ,81——”在小雪的引导下,老人准确念出了血压计上的数字。小雪说,这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因为老人的语言能力衰退,吞咽也会跟着出现问题,所以要和老人多说说话。
“幸好有小雪。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老人的女儿张女士说。去年12月份,老人“阳了”,有那么几天,子女们给老人喂水,水直接从嘴角流了下来,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由于老人有基础病,一家人都非常紧张。那段时间里,子女们和小雪不停地沟通。在她的专业建议下,子女们对老人的血压血氧格外注意。烧了一个多星期,老人最终扛了过来。
“有问题我们就问小雪。”张女士对照护管理师的服务赞不绝口。最开始,姐弟三个不会抱、不会扶,是小雪指导她们如何进行扶抱转移,如何防止老人生褥疮。就连怎么给老人正确测量血压血糖,小雪都非常详细地讲解。张女士说,她现在心里特别踏实。因为小雪对老人的健康数据了如指掌,甚至连老人一天睡了几个小时,翻了几次身都知道。
随时响应,养老床位上传监测数据
其实,照护管理师并不要求每天都上门服务。按照约定,小雪每个月到王奶奶家上门服务的次数一般是两次。那她是怎么实时掌握老人的健康信息的呢?
这要归功于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智能设备。
在西城区,每张家庭床位都免费配备了一套价值3000元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床垫、智能血压计、呼叫器、网关等。通过这套设备,老人的健康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照护管理师的手机上,如果有异常,照护管理师会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小雪所在的“北科养老”,就是一家专注智慧养老的科技型企业。
“这套系统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张女士说,一次她开抽屉时,她不小心碰到了智能床垫的按钮,结果不到1分钟,小雪就把电话打过来询问情况。虽然是一场虚惊,但通过这件事,张女士心里更踏实了。
小雪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家庭床位的服务系统。她介绍,老人的健康数据主要是通过智能床垫上传的。这款智能床垫可以监测老人的睡眠、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和一些养老机构使用的智能床垫是同款。一旦床垫监测到异常,她的手机上也会收到提示。
照护管理师蒋冬雪展示家庭床位管理系统
因为这些智能设备,老人家里不用怎么改造,就实现了将养老床位“搬”进家门的效果。签约服务后,王奶奶依然在原来的房间内休息,装修还是原来的装修,家具也是原来的家具。卧室的墙上,挂着老人和老伴的合影,床角旁的桌子上,铺着她心爱的蓝底白花手绢,几件老物件的位置都没有挪动。张女士说,虽然把养老床位“搬”到了家里,但家里的环境还是“一切如常”。
说起为什么没有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张女士表示,老人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会感觉到更加有安全感。她说,当老人已经到了“任人摆布”的阶段,让老人有家的感觉至关重要。
省钱安心,家庭床位让养老“无压力”
区别于一般居家养老“自助”型的养老方式,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主要是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由于是将专业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床边,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不收取床位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家住南线阁社区的重残老人常大爷患有糖尿病、心梗,做透析已经十几年,老伴患有脑梗。吃药、透析加上日常消费,老两口每个月的支出都要在五六千元,压力不小。签约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后,经济负担非但没有额外增加,专业照护方面还有了保障。
照护管理师井送杰在为老人量血压
“我的脚就是泡脚的时候泡坏的。”常大爷说,因为糖尿病,这些年他没少受罪。一次泡脚时,水温只高了一点点,他的脚就被烫伤了,伤口好长时间都无法愈合。“糖尿病人容易出现糖尿病足,不但泡脚需要格外注意,修脚也需要专业的修脚师傅来操作。”照护管理师井送杰说,老人的眼睛失明,居住环境狭窄,容易发生磕碰,导致伤口不好愈合。根据常大爷的特点,井送杰为老人制定了量身打造的照护计划,为老人安排小时工、修脚师,以及陪同就医、助行等服务,避免老人再次因为意外而受伤。
小井告诉老人,这些养老服务都是附近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提供的,专业可靠。她本人也在养老驿站工作,一旦有急事,10分钟就可以到。“现在我放心多了,有事就找小井!”常大爷满意地说。
相比机构养老,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具有很大的价格优势。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常大爷老两口如果选择住在家附近的养老机构,一个月的费用约在两三万元。即便是选择远一些的养老机构,每个月的花费至少也要万元起步。而家庭床位没有床位费,每个月政府还给补贴600元。
根据《北京市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申请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老年人须为具有本市户籍、居家生活,并经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确定为重度的失能老年人或重度残疾老年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可扩展到中度失能老年人。
目前,西城区正在运营的家庭床位大约有2000多张,其中北科养老运营着近600张家庭床位。北科养老负责人路岚淇介绍,从平均来看,每位老人每月的养老服务消费在1000元左右。从价格上,家庭床位的优势显而易见。“有需求的户籍居民可以去社区进行申请登记,由养老驿站同居民联系,介绍相关政策,经过评估和资质审核后,就可以签约了。”不过,由于各区分配到的家庭床位指标有限,申请还需要“先到先得”。
床位增长,养老新职业正悄然兴起
今年,北京将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000张,更多的老人可以享受到专业照护服务。随着家庭床位数量的增长,照护管理师也成了一项新的职业。
作为开展家庭床位试点工作最早的区,西城区按照1:40的比例,为家庭床位配备了照护管理师。“目前照护管理师只在西城有。不同于养老护理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岗位。”路岚淇介绍,照护管理师都是持证上岗,在“北科养老”,所有照护管理师都需要具备医护人员资质,其中不少是90后甚至95后。
“照护管理师是家庭床位的核心。”她说,照护管理师并不是一个人在工作,她的背后有家庭床位智能管理系统,和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专家团队。签约之后,照护管理师会为老人建立档案,并根据老人的身体、心理、认知等状况制定照护计划,安排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服务,满足老人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照护管理师与养老护理员有着本质的不同。
家庭床位的优势显而易见,一些高龄、独居空巢的老人也提出了相关需求。“北科养老”也面向这部分老人推出了市场化的家庭床位服务。“这部分老人因为高龄独居,同样存在很高的风险。”路岚淇介绍,对于这部分老人,如果每个月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作为支撑,不但可以让他们的养老生活更加安全,而且会更加有质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