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记者 南楠 孙倩 叶建峰)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愈发强烈。正在举行的陕西两会上,与会人士热议养老事业发展。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建议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 戈养年
据七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9.1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9.2%;2021年底,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7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达到19.6%,超出全国18.7%的平均水平。我省自2002年步入老龄化社会,相比全国来说,晚了2年,但是老龄化速度较全国发展更快,总体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速度加快”“未富先老”等特征。
提案中出示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省有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7778个,其中养老机构857家(社会福利院24所、敬老院425所、民办养老机构354所、公办社会化养老机构54所);城市日间照料中心3069个,覆盖92.3%的社区;农村互助幸福院13852个,覆盖82%的行政村。
提案中指出,但与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发展形势相比,养老服务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一方面,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服务基础设施短缺、服务设备单一、社会参与程度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配,呈现出“一床难求”和床位空置并存,普通型养老床位和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不协调、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不平衡等问题。
为此,戈养年委员建议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机制。全面贯彻实施《陕西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我省出台的《条例》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养老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地方政府发展养老服务形成责任约束,明确养老投入保障机制,必将推动全省养老服务迈入法治化轨道。此外要加快补齐养老服务基础建设短板。在城市,重点发展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载体的“嵌入式”养老服,启动“家庭床位”试点,打造“15分钟助老生活圈”。在农村,加快推进以农村幸福院为载体的农村互助养老,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巡访制度,推动乡镇敬老院向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戈养年委员还建议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和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在去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我省荣获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好成绩,全省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机制,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入职补贴、岗位补贴、工龄补贴等制度,使养老服务人才能够真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强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标准规范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同时,充分发挥陕西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加快发展“候鸟式”旅居养老等新业态,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