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的罗训锐老人心情挺好,他在该中心举行的迎国庆活动中抽中了奖品。同寝室的尤永泉也为室友中奖感到高兴。两位老人都已年过八旬,在国德老年康养中心生活了3年多,他们是福州机构养老的一个缩影。
近十年,福州市养老服务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并向智慧养老、健康养老方向迈进。
中山社区的智慧居家养老样板房内,老人正在体验远程看护服务。
养老服务送到家门口
9月28日上午,晋安区象园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主管秦燕带着记者来到中心二层,记者看到这里生活娱乐等各种设施齐全。在一个三人间的套房内,住着93岁的潘奶奶,老人家几个月前住进了这里。秦燕说:“潘奶奶腿脚还好,爱干净能自理,喜欢到处走走,但家人无力照顾又怕她摔着,所以送到中心来,这里24小时有护理员,能随时看护她。”另一套房内,居住着两位老人,护理员坐在门旁看护着他们。
采访时,正值中午,楼下的长者食堂有许多老人前来吃饭。“照料中心就在社区旁,运营灵活,老人提出需求,我们就提供相应的服务。”该中心许经理说,“入住照料中心的老人不多,更多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中心提供上门服务,现在签约的有60多户。”
2017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福州市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家园)10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470个。
象园街道长者食堂内,老人为菜品点赞。
医养结合条件更优越
9月29日,记者来到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执行院长陈云介绍,该康养中心是福州最大的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这里还有一家医院,有1350张床位。
陈云带着记者来到二层的自理区,罗训锐老人和尤永泉老人就住在这里。尤永泉告诉记者,他爱好很多,包括写诗、练书法等。说着,老人就拉着记者去看传阅栏上他的诗作,其中一句是:“优美环境生活好,耄耋长者寿命长。”记者了解到,两名护理员负责整个自理区30多名老人的看护工作。而根据老人自理情况的不同,其他区域的老人,会有更多护理员陪护。陈云说:“作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老人在这里能够得到24小时照料,小病有保健医生处理,大病可就近到旁边的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近十年,福州养老服务从单一养老向医养结合转变。这些年,福州健全的政策制度体系,包容普惠开放的养老市场,为民办养老机构提供发展空间。目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达95.68%,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主力军。
农村老人有了幸福院
这些年,城市养老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广大农村的养老服务也取得了发展,福清龙山街道玉塘村幸福院就是一个缩影。9月29日下午,记者联系玉塘村村民吴前义,他告诉记者,幸福院有几十个70岁以上的老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当天上午,他在幸福院打门球,中午在幸福院吃午饭,三菜一汤,晚餐也到幸福院吃。“孩子们不在身边,我去幸福院,有吃的有玩的,挺好。”吴前义说,“我一个月才交300元钱,上级和村里给了补助。”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满足农村空巢、留守、失独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近年福州探索建立了老年人幸福院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相聚交流、互助互娱的场所。玉塘村党支部书记吴章桂表示,幸福院设施齐全,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既解决了老年人生活的烦恼,又为老人的子女解决了后顾之忧。
经过十年发展,福州市养老服务养老设施已实现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6月30日,福州市农村幸福院已达1838个,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
智慧健康养老在路上
如今,随着数字福州建设,福州的养老服务也紧跟时代,逐步向智慧养老过渡。
近日,记者在鼓楼中山社区看到方便实用、舒适安全的智慧居家养老样板房。工作人员说,其中的部分应用已经在几户家庭应用。样板房内,是一个把各种智能养老设备“一网打尽”的养老体验馆,围绕居家服务、医养服务、安全监护、养老娱乐等多元化功能,27款智慧设施设备覆盖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书房等居家场所。这也代表着福州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经过十年发展,目前,福州老百姓出门只需15分钟,就能获取衣、食、住、行、医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全市各级各类养老床位达5.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9.6张,养老服务机构数和养老服务供给量均居全省首位。
展望未来,福州已完成《福州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新一轮修编,对养老机构和街镇一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面积进行预留,共计规划养老机构150个,占地217公顷,照料中心147个,占地28万平方米,科学绘制了未来15年养老服务发展全景。(记者 毛小春/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