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很快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阶段,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更发达,生活水平更高,医疗健康服务更完善,使得人均寿命更长,老龄化情况也更严重。
2022年年初,长三角区域养老产业发展概览(2021年)发布,提出长三角地区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超过20%,已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经济发达、人均寿命延长、少子化突出等因素,长三角是中国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早在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民政部门便签署了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备忘录。近三年来,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清单扩展至23个城市、71家机构、32051张床位。
长三角应对老龄化的努力仍然在推进,上海在适老化改造与医养结合方面走在前列,而南京于2017年起开展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获得民政部高度肯定。
2022年8月18日,上海市政府批复同意《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该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规划》显示,近期总量指标为:建成不少于17.8万张养老床位,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不小于60%,且包含至少1.5万张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床位;全市每千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街镇养老服务综合体总量力争达到500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供应能力达到25万客/日左右,建成100家乡村长者照护之家。
细分城市经验来看,上海在适老化改造与医养结合方面走在前列,而南京于2017年起开展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获得民政部高度肯定。
长三角应对老龄化的努力,将成为全国的典型案例,供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
养老服务如何进家庭?
养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需要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从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去解决。
家住上海杨浦区的林老先生告诉,他年轻时酷爱运动,也有在浴缸中泡澡的习惯,但上年纪后时常受到膝盖伤病困扰,进出浴缸颇为疼痛。“老是找儿子帮忙觉得过意不去,请护工又太贵了。”
上海是我国城镇化最早的地区之一,根据今年7月份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报表制度》,2021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95.34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500万,达到542.2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6.3%,65岁以上人口占26.9%,70岁以上人口占16.6%。
在目前的养老格局下,如何将优质养老服务送进家庭、社区,成为社会关切。上海选择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工作为切入口,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感”。
2020年底,居委会工作人员帮助林老先生在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改造服务平台提出申请。用一周时间,服务团队对其家中卫生间进行了大翻新。工作人员将浴缸拆除,改为高度可调节的淋浴花洒,根据林老先生的身高加装了折叠淋浴凳与扶手,同时铺设了防滑地砖。一年多来,洗澡已不再是林老先生的烦心事。
事实上,从2012年起,上海开始实施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室适老化改造项目;2019年在全市5个区6个街道启动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并在2020年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16个区51个街镇。
2021年7月,上海市民政局发布通知,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适老化改造,其中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杨浦、浦东、闵行等区实现街镇全覆盖,其他区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有序实施。截至2021年底,共完成6868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
登录服务平台后发现,改造内容包括基础产品服务包、专项产品服务包和个性化产品服务包三类,涵盖卧室、客厅、玄关、门厅、卫生间、厨房等多个空间。
成本分担机制方面,上海遵循“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家庭自负一点”的原则,为困难家庭提供最高额度为3500元的差异化补贴。具体来看,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年满80周岁且本人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分别按照实际改造费用的100%、80%、50%进行补贴;经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具有二级及以上照护等级的老年人,或经街镇审核认定的无子女、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人,按40%补贴。
在居家社区养老的其他层面,适老化改造同样值得思考。
一位不愿具名的民政系统官员告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当务之急。她还期望,未来的住宅小区能够布局医用电梯。
“随着未来高龄老人占比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对于医护服务的需求也在提升。在建设之初就将老年人急救的需求考虑在内,要比事后增设大量的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来得有效。”该官员说。
不仅仅是上海,南京也是长三角“适老化改造”的典型。南京于2017年开始试点家庭养老床位,4年来,全市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701张,根据《2022年南京市养老服务工作要点》,2022年南京将高质量开设家庭养老床位3050张,向7009户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
据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介绍,“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对家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
在高晓兵看来,这一探索使养老服务的供需两方均可受益。就老年人来说,既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同时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得到专业化的服务。对养老服务的供应方来说,则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土地建设费用。
高晓兵以南京为例说明,当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投入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的费用是投入一个机构养老床位的1/5。近年南京发展了近6000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建设了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工作亦是长三角老龄事业发展的亮点,上海将社区视为推进医养结合的主要平台。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2022年8月发布的数据,全市家庭医生“1+1+1”签约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420万人,其中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2—6级的失能老年人签约率超过九成。全市按照常住人口3‰设立家庭病床8万张,开展上门诊疗80万人次,九成服务对象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制定实施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建设指导标准,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不少于100张。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建成智慧健康驿站238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46家,不断强化社区健康服务功能。
前述民政系统官员表示,家庭病床与家庭养老床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融合空间。对处于术后康复、安宁疗护、临终关怀阶段的老年人而言,能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将医养服务及时送到身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医院床位的压力。但目前亟需出台居家上门服务的规范文件,确保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谈到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模式往往更为人熟知。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在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中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进驻的运作机制较为完善,老年人的养老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也较高,因此机构养老也相对发达。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施红告诉,机构层面推进医养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为医疗机构办养老、养老机构办医疗,以及二者开展签约服务。医疗机构办养老有较好的医疗资源作为支撑,利于满足医疗与照护需求,老年人信服程度高,但对医疗以外的需求可能难以满足;养老机构办医疗形式多样灵活,但需要考虑医疗资源匹配度以及性价比因素;二者开展签约服务若开展得好,可实现“养老和看病两不误”的理想状态,但受制于医疗机构人员短缺、激励机制不充分、工作任务不明晰等因素,可能出现“签而不约”的问题。
对此,上海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方案。首先是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全科转岗培训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扶持。
再有全面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愿签尽签”,每周安排医务人员上门一次,为养老服务机构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主要提供服务清单内容包括基本诊疗、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康复服务、护理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技术指导服务七大类70项服务。
2022年1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探索以项目方式,为在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医护人员支付劳务费”,进一步深化签约合作服务机制。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还将以医养联合体建设为抓手,主动吸纳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机构加入区域医疗联合体,更好满足老年人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未来的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长三角作为经济发达、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各种尝试,正在为中国的老龄化社会“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