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打造高水平的养老特色样板
西安市新城区的基层社区是如何做的呢?
“年龄大了,在家自己做饭没有在老年餐厅吃得丰富,这里的饭菜有荤有素,营养均衡,每天都换新花样,便宜实惠。”中午饭点刚到,居住在新城区西三路社区的陈达善老人,和往常一样踱步来到了社区“饭大爷”老年助餐点排队点餐。
餐后,陈达善还拿出两个空餐盒,又打了一份两荤两素的套餐准备给老伴带回家。“老伴之前做了髋关节手术,出门不方便,我给带回去,到家饭还是热热乎乎的。我们两个人吃顿午餐只需要14元,比在家做饭吃还划算,老年餐厅真是解决了我们生活的大难题。”
有效打通老年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
老年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在家门口吃上一顿健康营养又物美价廉的热乎饭,成为不少老人特别是高龄、失能、空巢、独居老人的强烈需求。
2019年,新城区率先在韩森寨街道新园社区探索创办了“饭大爷”老年助餐品牌。这个憨厚可亲的老大爷形象,方便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慢慢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今天午餐主食是米饭,菜有大盘鸡、豇豆炒肉丝、青椒炒面筋和清炒青菜,还有一个蔬菜汤。今天的豇豆炒肉丝味道不错,特别受欢迎,早早就卖完了,晚来的就只有素菜了。”8月10日中午,在新开的社区餐厅“汇爱餐厅”里,负责人吴朝清正耐心地向晚来的客人解释,“这是试营业期间,看来还是低估了大家的热情。我们后期会根据情况作出调整,不断优化服务。”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城区全区“饭大爷”餐厅已达21家,累计服务老年人71万人次,助餐服务社区覆盖率达到48.5%。
“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居家养老发展的‘牛鼻子’,充分整合养老服务机构资源,不断健全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涌现出了‘饭大爷’‘中央厨房’等老年助餐服务模式,有效打通了老年助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实现家门口养老缩短至‘一碗汤的距离’。” 西安市民政局养老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人王大力告诉记者。
“饭大爷”2.0版将服务 从舌尖延伸到心间
在胡家庙街道长缨社区,这里的“饭大爷”升级为“2.0版”。
“街道抓住新城区全域推广‘饭大爷’老年餐厅的契机,在第一代标准化餐厅满足老人‘舌尖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了提供上门诊疗、老年人健康管理、营养指导、家政服务、紧急救援、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一站式服务,建成能满足老人‘心间需求’的多功能餐厅,实现了从满足物质需求到满足精神需求和生活需求的提升。”胡家庙街道工作人员表示。
长缨社区与街道医养中心签订合约,既为餐厅的膳食搭配做营养指导,又为前来就餐的老人提供健康管理、预约家庭医生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就医绿色通道。还配备了“老年人爱心书屋”,让老人在餐厅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读书看报、下棋娱乐,丰富文化生活,汲取精神食粮,实现从“舌尖到心间”的提升。
负责“饭大爷”老年助餐点运营的陕西大洋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立洋告诉记者,“‘饭大爷’除了供餐,还提供上门服务,给有需要的老人送饭、买东西、打扫卫生,同时还在有条件的社区安排了床位,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有些儿女会在白天外出的时候把老人送过来,由我们照料。有的老人虽然行动无碍,但是喜欢‘饭大爷’的氛围,在这里吃饭、聊天、娱乐,或者泡脚、刮痧、参加健康讲座,一整天都乐乐呵呵的。”
打造高水平的西安养老特色样板
“政府为我们运营提供了‘拎包入住’的便利,”李立洋介绍,“饭大爷”利用错时用餐、差别定价的方式,在保障老年人享受优质廉价助餐服务的基础上,向市场开放经营,为上班族、小区居民提供市场价的就餐服务,用社会其他人员用餐收入来弥补老年餐厅的日常正常运营,不仅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还形成自身造血功能,确保老年餐厅能够持续运营下去,让老年朋友们持续受益。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随着全市养老工作的大力推进,可以想象,全市会有更多诸如“医大爷”“艺大爷”等养老服务品牌涌现,让更多老年人从中受益。
记者了解到,面对老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出台了《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开展5个专项行动,努力打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到2022年底,全市每个已建成城市社区将至少有1所社区养老服务站,每个城市街道办辖区将至少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8月3日,韩森寨街道爱民路“饭大爷”老年餐厅正式开始营业,为辖区及周围老人带来了放心省心的饭菜。
同时,还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根据老年人需求,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形成有效供给,支持市场主体参与在社区设立老年人照料中心、养老驿站、老年餐桌等养老服务网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集团,以政府的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大投入,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