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老年大学日趋激烈的“学位竞争”,一边是“新老人”求知欲旺盛以及对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不懈追求。受访人士建议,在加大投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也可以依托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对老年人就近施教,或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办学,鼓励老年人自发组织办学,还可通过“送课上门”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多方合力保障“新老人”群体老有所学。
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资源整合,把空闲的场地用起来,调动老年人积极性,自发组织办学活动。张学敏介绍,当地在成立老年大学之前,社区里的老年人就自发组织成立舞蹈队、太极队、乒乓球队等10余个兴趣活动队。“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组织,自己教自己,有基础的带一带没基础的,社区老年大学就这么办起来了。”后来,经过向街道申请,在社区党群中心划出了两间屋子作为老年大学的活动区域,大家的活动更有规律了,归属感也更强了。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推进老年大学“送课上门”,将“老年课堂”开在老年人的家门口。今年2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图书馆主动走进当地社区开展“鹿鸣银龄课堂”,切实解决中老年读者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中老年读者跨越“数字鸿沟”。课堂开设了“老有所学智享生活”中老年读者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初阶班课程。参与培训的社区居民老刘表示:“通过参与培训,我们学会了出行类与网络防诈骗内容,很有帮助。”
此外,激活基层人才资本也可以作为老年教育的有益补充。天津市河东区福东北里社区近三成的居民是老年人,社区书记徐晓娴熟悉调解工作,便利用空余时间和专长,定期结合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以及财产继承、赡养义务等与老年人切身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公益讲座,颇受欢迎。
为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学到更多更高技能,通过网课在线自学更是成了许多“新老人”的新选择。今年60岁的吉林市民杨女士,在一款中老年人在线学习软件中报名学习了戏曲课程,每一个栏目都有语音导读,十分方便。杨女士告诉记者,她选择的课程入门课免费,提升课3个月才99元钱。“课程可以反复看,老师还在微信群里给我们点评作业。疫情当前,选择网课省心又放心。”
终身学习无时无处不在,不必一味舍近求远。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千万个学习型家庭的支撑,家庭成员内部的互助互学不失为便利之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敏芝认为,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中,数字反哺成为家庭代际的双向互动。数字反哺的主角是子女,其家庭角色转变为“教育者”,被反哺的父母则成为“被教育者”。数字反哺有助于弥合数字代沟,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
当然,促进老年群体完成文化再适应,既要发挥家庭数字反哺作用,从家庭关系建构层面寻求改善策略,更要从超越个体、超越家庭的社会系统中寻求路径突破,不断提升数字媒介产品和数字读物的易用性和适老性,合力共建共享老少咸宜、公平友善的数字友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