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进入老龄化后,老年人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也逐步下降。尤其是现今的网络时代,老人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及渠道有限。这种获知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很多大家都知道的低级骗局,依然能够诈骗到不少老年人。对此,警方梳理了7类常见的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提醒老年人切勿上当受骗。
“保健品”骗局 不法分子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保健品,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进行诈骗;也有不法分子以购买保健品可参加旅游、可以入股等为幌子诈骗老人钱财。
随着年龄增大、病痛增多,有些老年人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疗法”,以求“不得病”。骗子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请来所谓的“专家”,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 冒充公检法人员致电老人称涉案,恐吓老人接受调查,此类诈骗的共性是,骗子取得事主信任后,以电话遥控指挥老人转账,甚至派出“办案协勤人员”前往事主住处,或协助事主利用网银转账。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之一。事实上,政法机关不会开设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涉嫌犯罪,更不会安排所谓的 “协勤”上门协助办案。
“投资理财”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以投资理财、养老服务为名,编造各类投资项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有些老年人连“棺材本”都被骗走。
集资诈骗花样百出,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增强风险意识,考虑有关企业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可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切勿被诱人的“高回报率”所迷惑。
“神医神药”骗局 骗子大多有着自己的团队,以销售假药为目的,长期在网上发布各种奇方、偏方,大肆宣传不打针不手术,只要吃他们的药就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心血管等疑难病症。老年朋友一旦购买了他们的“神药”,就再也联系不到他们,钱财被骗走,甚至身体也会受到损害。
糖尿病至今尚不能得到有效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根治糖尿病的广告一定是骗局,目的是销售假药。部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被病情折磨,精神劳累且变得敏感,为了治病不惜一切代价,不小心掉入虚假广告陷阱。
“健康讲座”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的心理,借“免费体检”“免费看诊”等名头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其实,这都是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骗局,他们先用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接着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套取老人病史,再邀请假名医演讲或请所谓的专家会诊,最后一步就是销售“三无”保健品。
遇到有人向你吹嘘有知名专家教授保健知识、推荐高档药品,一定要提高警惕。为了避免上当,老年人可以记下药品名称,回家让家人帮忙上网核实。如果确实患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正规药店购药。
“红包中奖”骗局 骗子冒充电视台某节目组打电话通知“中奖”,成为幸运观众的老人会被要求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就是骗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应和子女商量确认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婚恋交友”骗局 独身老人由于社交范围有限,婚介所、网络婚介机构成了老年人首选的“媒婆”。然而,一些不法婚介机构、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求伴的需要,设下“美丽”陷阱,给他们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老人相亲常急于求成,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心理,刚见面就提出可以结婚,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待老人同意后,立马索要彩礼、首饰等。其实,无论什么形式的诈骗,都离不开“要钱”这个关键点。老年人选择婚介所要考量其资质,与婚介所签订服务合同。网上交友套路深,老年朋友更要小心。
10月21日,民政部召开“民政这五年”新闻发布会。民政部老龄工作司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