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市发布《2023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9.72万,占全市人口的21.97%。南京不仅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符合深度老龄化的标准,而且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近日,记者在沂源县东里镇沂河南互助幸福院看到,老人们有的下棋打牌、有的闲聊拉呱,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幸福画面,村里的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照料。
日前,家住扬州市文汇街道梅苑社区的石秀梅大妈和几位老邻居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同签署了一份《互助养老服务公约》,他们将通过自愿加入社区互助养老圈,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合力帮助下,
“农村养老,是当前养老领域的难点和痛点。”湖南医药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聚焦本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饮食不便、生活困难、缺乏关爱、精神孤单等民生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幸福小院”新模式,逐步解决本村“一老一小”问题,让空巢老人安度幸福晚年,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满足村民对幼有关爱、老有颐养的期待。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守望相助”乡村互助养老国情观察实践团走进南京市高淳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高淳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通过参观沈家睦邻点、时间银行等,实地观察助餐点供餐情况、采访村书记、时间银行负责人,深入了解乡村互助养老现实情况,总结优秀经验并加以改善推广。
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在职党员、青年、退休干部等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并遴选和培训老年人的亲友邻居等,作为邻里互助养老员,为留守、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餐、代办事项、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今年以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大力发展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机制,进一步补齐社区养老服务短板,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宁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针对生活自理老年人的互助养老模式,到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农村敬老院,宁波正抓紧构筑全周期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链,试点“互助颐养小院”“高山幸福院”等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路径,
养老服务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在农村。根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预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高于城镇。到2035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例将增至37.7%,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进一步加剧。
近日,在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彭淑红一边躺在按摩椅上晒太阳,一边催促一旁打牌的石俊下楼吃饭。今年,阜新市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倾力打造“1+8+N”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农村养老服务是一大短板,更是攻坚重点。